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6:59:23    次浏览
微信号:育儿分享(yuerfenxiang2015)周周家长微课,促父母自我成长!天天好文分享,助父母轻松育儿!鱼鱼微语当孩子被人欺负,向家长求救时,家长应该怎么处理呢?该不该为孩子出头呢?这个话题,也许见仁见智。这篇文章的观点,供大家参考~ 在A小姐三岁时,父母工作忙,把她寄养在一个姨婆那。姨婆有个孙子,大她两岁。然后,悲剧开始了。A小姐几乎天天挨打。有时,被欺负到不行,向老太太告状,可老太太怎会向着她呢!每次告完状,那个孙子就会更变本加厉地欺负她。再后来,她受不了了,天天哭着要找妈。终于,她爸妈来看她,她把受欺负的事说了,她妈告诉她爸,A小姐的老爸觉得这只是孩子间一般的小打小闹,又没弄伤什么,无关大碍。于是,她妈的担心,在她爸的那份风轻云淡下,消失掉了。此后,欺负变得更严重。可到了这个地步,A小姐已知道,是一点希望都没了,只有忍。直到有一天,姨婆的孙子带了一帮男孩子到家里玩,等玩够了火枪大炮,他们开始打A小姐的主意。他们想知道,作为女生的她,为什么不像自己是站着尿尿的。于是,A小姐被他们拖到一个弄堂里扒光衣服,像只猴一样拿来研究。耻辱还不止于此。这群男孩子还往她身上丢地上捡来的虫子。看着A小姐被吓得哭成狼叫,他们笑得越发肆意……上了学的A小姐,变得不愿和人交往。因为她的孤僻和戒备,很多时候,A小姐成了众矢之的。老师不喜欢她,家里的长辈不喜欢她,挨打挨训跟吃饭一样频繁。人人都认为,她受嫌弃,那纯粹是她自己的错。等上了高中,这种情况慢慢好转,因为A小姐的成绩变得很好,也就没有人欺负她了。但她的那种孤僻的性格一直没改变。大学时,A小姐每次跟我说起这段经历,都不厌其烦地在最后加一句:“还好,我后来学习成绩不错,不然,如果一直这样,我不知自己会不会变成一个疯子!”那种痛苦,早已烙在了A小姐今生今世的心口上。 有一年暑假,我去A小姐家作客,她妈拿着她从小到大的照片给我看。突然,有那么一刻,她妈像是想起来了什么,转过头问女儿:“你5岁之前的照片都挺爱笑的,为什么后来的照片都不见你笑了呢?”从A小姐出生到现在的岁月里,有笑容的照片都被定格在5岁以前。是啊,为什么5岁之后她不怎么笑了呢?只有我,知道她心里的伤。 我知道,在很多家庭,仍有着太多父母,他们把自己与邻居、朋友、亲戚的情分看得比自己孩子的尊严还要重。一旦孩子受了欺负,他们一定不会说是别人家孩子的不对,要么轻描淡写掠过,要么先下手训斥自己的孩子。 殊不知,很多孩子的人生,就是从父母的一句“无关大碍”开始发生转变的。 你以为你的孩子只是被扇了几个耳光没什么大不了的;你以为你的孩子只是被扯了几下头发有什么关系;你以为你的孩子只是被如何如何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……但真的, 永远,永远都不要低估一个小孩子的恶意。 迄今为止,我还记得一幕。读学前班,放学后的我在校门口等我爸,班上一名男同学放学经过我身后时,朝我后脑勺就是一巴掌。我是女生,打不过他,吃了一记耳光只能哭。我爸见我哭,问清原因,怒不可遏,拉着我终于找到在冰室里吃着冰棍的那位男生。我爸一把扯住那个男同学,厉声喝道:“你再欺负我女儿,就有你好看的!”跟他一窝的其他同学都吓傻了,一个劲地往后退,那男生跟我爸直赔不是:“叔叔,我知道错了,再也不敢了……”然后,我爸才松开他,回家。从此,那个男同学从未欺负过我。有一年,老师安排我跟他同桌,他对我说:“班上其他人我都敢欺负,就是不敢打你,谁叫你有个这么凶的老爸呢……”虽然后来,我和老爸关系不算特别的美好,但回想起那一幕,我依然觉得我爸像个大英雄, 他让我看到了一个父亲的真正力量所在——他可以保护我,让我有安全感。 缺乏安全感是种什么感觉?害怕。害怕什么?害怕会被这个世界抛弃。孩子通常都是“自我中心论者”,他以为一切事情的发生都跟他有关。“我被欺负了,但父母没有第一时间保护我……”被抛弃第一回,被抛弃第二回,当被抛弃的次数多了,安全感就会一点点的消失,在他们看来:我是受嫌弃的,不值得被人爱,所以父母不要我。于是,他开始不相信父母,继而将这种不信任蔓及他人,即使长大后也难同别人建立起亲密的关系,在种种不安里,最终丧失了相信自己、相信这个世界的能力。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立克森所述, 幼儿需要得到来自主要照料者可靠的爱,才会形成对外在世界基本的信任感和安全感。所以,假如哪一天,当孩子再向你求救,不管多大的事,请第一时间给予他正面的关注,告诉他们我们很在意他的感受,如果他需要帮助,我们一定会保护他,替他出面,不让他在被欺负后仍感到“被抛弃”。 唯独如此,你的孩子才能从你的爱护中学会自爱与自我保护;也唯独如此,那些曾寒冷过的小心灵,才能被一点一点捂热过来。内容来源网络,如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我们删除,谢谢!